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读书的乐事儿 (第1/4页)
我读小学的时候,每个周末最乐的事就是向我妈要上一毛、五分钱的,跑到小人书摊去看一整天的书。妈有时给一毛,那是五本小人书的价钱;有时只给五分,那只能看两本小人书,剩下的1分钱得留着,下次再有1分钱的时候,凑上再看一本! 我从不买零食,所以母亲很信任我。只要是周末,跟她说去看小人书,她都会给的。 那时我们镇上有一条老街,两边的店铺前都是两米间的走廊,小人书摊就摆在店面的走廊上。他们用一个个箱子把小人书装好,再用一张张大牛皮纸,将小人书的封面编上号,贴在牛皮纸上,挂到店面的墙壁或两根廊柱之间。然后,他们又将小人书根据牛皮纸上的封面再编号,依序写上相同的号码,让编了号的书屁股朝上,一本一本地排放在箱子里。其间多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等古典类书籍。 想租书的人根据牛皮纸上的编号一指,说我要某某某号的,书摊老板就会根据编号,将小人书从箱子里抽出来交给你,等看完一本之后,你才给他租金! 那时大陆印制的小人书只有半本课本大小,是32开的,正反面都印有图像,下面是一行文字解说。而香港印制的小人书,则是16开的,并在16开的页面上,分上下两个图框,也是正反面都印有图像和文字解说。香港印制的小人书看起来比大陆印制的小人书要好看,但都是繁体字,不是一般水平,倒也是看不懂的。好在我从小聪慧,看着看着,就摸出道来,繁体字和简体字并没有差别多少,只要记住偏旁部首,依据推理就行了。 我那时候大多喜欢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其次才是西游记,最不喜欢看的是红楼梦西厢记,所以压根儿就没看那小人书。后来长大了迫于它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