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山城革命斗争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城革命斗争史 (第1/3页)

    车在山路上盘旋,一路上我想,先人们为什么愿意跑到这深山老林中来?就算用现代工具,都感觉有些辛苦,而先人们却用一双脚,从中原千里而来。

    有些事其实简单,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是养人育人的;这里的土这里的地,是可以避免兵灾的。同样,在这深山老林里,一样可以闪耀革命圣火。是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山城村,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圣火闪耀!

    走进山城安南永德革命斗争纪念馆,迎面是几把长、短土枪和刀矛,这是先人们的革命斗争史。我们的前辈,就是用这种简陋的装备,同敌人进行艰苦斗争的。立于此,我们回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倾听大地呻吟:从这片山林的呼号,到这群生灵的哀鸿,世界,已让人无法忍受。于是,又在另外一个角落,扬起激昂的吼声,吹起战斗的号角。

    党的“八七”会议之后,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回到他土生土长的故乡,这个人就是郭子仲。别看他二十出头,这一年,他已经是个有文化,多年党龄、多年斗争经验的革命老战士了。他先在厦门读书,参加学生运动,后经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毕业后,他在厦门寿山小学任教。一边教书,一边从事革命活动。

    1928年,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