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一代名将洪承畴故乡行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代名将洪承畴故乡行二 (第6/6页)

四年二月,因父亲年前去世,洪承畯和洪承畴的二儿子洪士铭赶到江宁(今南京),向时任“招抚江南总督军务”的洪承畴,报告了父亲去世的消息。洪承畴闻知父亲去世之后,奏请朝廷,望恩准其“回家守制,三年慎终”但并未获得批准。

    于是,洪承畴将二人留住江宁,并派人到泉州把母亲傅氏接来。清顺治五年四月,洪承畴的母亲因眼疾严重,需回京调理,而被恩准卸任回京入职内院理事。母亲傅氏、弟洪承畯、子洪士铭一同入京随职。后来,因洪母年老体衰,不服水土,洪承畴方于顺治八年与洪承畯一起,送母亲回到泉州。这是洪承畴降清之后,仅有的一次回乡记录。

    回到泉州之后,洪承畯一直在母亲的身边奉侍。直至顺治九年傅氏逝世之后,方归隐英都山水。而洪承畴一心一意事清,直到天下太平,享年七十三岁才去世。

    5。

    “辅国堪称真学士,爱民即是大英雄”这是洪承畴故居即洪承畴纪念馆门坊上的一副对联。当日,我们走进洪承畴的故居,看见一座七级花岗岩的方台上,立有一尊洪承畴的站像。他一身清服,左手按刀,右脚微微抬起前迈。在立像的左边,有一座新建的古大厝,那是洪承畴的纪念馆。燕尾脊,红砖白石,其建筑分为上、中、下三落,与传统闽南古大厝,没有什么区别。

    洪承畴纪念园位于南安英都镇良山村霞美纪念村,是2005年在洪承畴故居的遗址上,重建和扩建的。内含洪承畴故居、洪承畴纪念馆、洪承畴碑林、碑廊、及清顺治御制碑五部分。它原是英都东五房祖厝的故居旧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幼年、少年洪承畴与家人一起住过的房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