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代名将洪承畴故乡行二 (第4/6页)
育。也难怪当年清军入关之初,对儒家思想非常漠然。他们以为,江山都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那些“忠孝仁悌,礼义廉耻”都是读书人耍嘴皮子的伎俩,不足挂齿也。然而,正是洪承畴最初的忠义和后来的直谏,才让清朝的高层领导,有了深刻的思想改变。 当年,洪承畴被俘之后,皇太极极是爱惜其才,曾多次派人前来劝降都被洪承畴骂了回去。因此,更激起皇太极的爱才之心,他非常担心洪承畴会寻死而不降服。洪承畴的坚贞不屈,让皇太极感悟到大汉儒家精神的可怕力量。一个垂死的王朝和一个被俘的俘虏,在儒家政治思想的支撑下,竟然会有这等强大的精神力量,实在不可小觑! 这让皇太极不得不重新评估汉人的儒家文化。后来,皇太极又派了一位曾与洪承畴共事、并交往极深的明朝降官,前来劝降。照例,也被洪承畴臭骂一顿,不给他半点面子。不过,这仁兄被骂之后,回去非常高兴地告诉皇太极:洪承畴肯定不会自寻死路,他的投降,是时间的问题了。他希望皇太极好生款待,耐心等候。这又为什么呢? 原来,这位仁兄和洪承畴聊天时,突然看见梁上落下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他看见洪承畴小心地用手将它弹开。这仁兄一见,心中窃喜,因此断定,一个连衣服沾上灰尘都不舍得的人,怎么会舍得去死呢?他让皇太极以礼相待,自然会感动于他。 后来有一次,皇太极和洪承畴出外赏雪,看着白茫茫的大雪,两个人的心情极好。但皇太极感觉有些冷意,他想入房,又见洪承畴并无回房的意思,便将自己的披风脱下,为洪承畴披上。洪承畴一回头,见皇太极对他微笑着,心中感动油生,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