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灵秀山与王十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灵秀山与王十朋 (第1/3页)

    不管到哪,都会有一些好去处!今日闲来无事,上了一趟石狮灵秀山。

    灵秀山海拔高度174。2米,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在这不起眼的小山包上,却有一座始建于隋朝,后经数个朝代重修重建的寺院——金相院(原名栖真寺又名空相院)。并且,在金相院的右侧上方,有一块传说的出米石,石上还有一首时任泉州太守王十朋(公元1112年-公元1171年)的诗刻。

    我对灵秀山金相院和出米石倒没有多少灵感,对王十朋这首题诗,却心生感触。大概,因为我早先知道有个叫王十朋的人,却不太了解灵秀山的缘故!

    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冬,王十朋就任泉州太守,此时他已经57岁了,离他去世的时间,也就只有三年。从他46岁名登状元以来,勤勤恳恳,为官清廉;为国为民,力主抗金,深得黎民百姓的赞誉。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王十朋重修泉州北楼,撰写了重修北楼记,并于当年冬天离开泉州,乡民十里相送,依依不舍!

    在灵秀山的石头上,有一首“小小精蓝亦自奇,一峰灵秀隐幽姿。无缘细听山僧话,太守偷闲只片时”的诗刻!王十朋何时来此灵秀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