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辟支寺岩前的苦僧 (第1/2页)
辟支寺修建于唐代,建于一石洞前,以洞天为梵宇,浑然天成。虎贝乡早年修建会场时,辟支曾被拆除,后于1995年重建。辟支寺虽是一小寺庙,却早有传名。 话说隋朝开皇二年(公元822年),古印度梵僧闍那崛尊者根据华严经上的提示,寻访至此,在辟支山灵源洞居住,静心修炼。后唐朝建寺,义存法师也曾到此处弘法。 穿过一条水泥公路远远望去,辟支寺就在一个洞口之前。而山岩上的岩石,由于常年的雨水冲刷,已显得深黑如墨了。一行人登上寺前,早见一位住持师父立于庙前,微笑恭迎。走上前问候,师父向我们讲述了一些辟支寺的史事,他说: 寺后岩山上有一地质奇观,岩壁上布满石蛋。过去,闽东一带妇女有到辟支寺“摸石蛋”求子的风俗。据说,在此许愿后,去岩石上取石蛋便可知日后会有多少儿女!石蛋旁的岩洞里,松树由岩中而生,生命力极强。由于岩壁长年润湿,从洞顶滴落的水珠,似珍珠倾落之势,点点滴滴,蔚为奇观,故名为珍珠帘。 听师父讲完,许多人便朝后山涌去,探寻珍珠帘的奇观和取石蛋问子的传说。而我却没那好奇,而是和住持师父谈起支提山的佛事。说到热时,师父带着我们走进他的居所,说要找出一本佛书,证明支提山真如佛经所示,是众佛之聚集地! 我们跟着他拾步向右,是一间打扫得十分清爽的小屋,外面是一会客厅,除了桌椅茶具,便是一大摞宣纸,看来主人是个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