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东海石头街一个即将消失的海丝地名 (第3/13页)
寺的“东西塔”在石头街附近山上开采石头,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条生活街;也有人说,当年建造真武庙时,宋朝的石匠也在这里开辟了一条石头之路;更有人说,当年蒲寿庚叛宋降元之后,为了博取元军的好感,特地在此建造了一条石头街,让元军顺利进入。 不管怎么说,这条闻名于世的石头街,已经消失成为一个地名。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连同这条街的信息,完全消失。石头街是当地人一代又一代建造起来的,她见证了一段曾经辉煌的海上商贸史——这是泉州海丝的起点之一,这里,曾有许多天然的良港。 早在30多年前(公元1976年),在东海法石信用区的附近,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条深埋地底的古船,这条古船大约在文兴宫的附近,因为有人挖井时挖出一些木块。后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两次派员前往考察,经初步确认为古沉船。再后来,该所与泉州海交馆经过反复酝酿和准备,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决定联合试掘。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70-80年代,在石头街附近靠近江海边的一块空地上,许多考古学家夜以继日地在这里挖掘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他们挖到了类似船板的松木板。他们初步认为,那是一艘来自宋代古船的残骸,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他们在试掘过程中,清理出古船后部的四个舱位,出土了一些船舶的构件和古代遗物,其中包括不少的瓷器碎片。但是,由于船体的中部、前部都压在农行东海营业所的主体建筑物下,考古人员不敢再进一步挖掘。经过研究,他们决定把这条古沉船,交付给大自然继续保护。最终,挖掘工作于1982年5月中旬开始,至9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