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那不曾褪去的光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不曾褪去的光辉 (第3/4页)

所用的细布层数并不太多。虽则如此,那充分体现传统油漆工艺的木墙木柱,却为我们留下许多惊叹与传奇。在那一堵堵斑驳的老墙体上,古旧破裂的油漆掩盖不了岁月的沧桑;渐渐消失的光辉,依稀在一层层麻布下紧紧抓住往日的辉煌。那一块一块欲落未落的油漆下面,古老的木质大片大片显露,它们从百年的外衣中慢慢走出,张扬着褐色的流年。

    而在这些流年前面,又有多少流年呢?古老的树木长成如此硕大的巨材,是要经历多少风雨岁月的?当它们从山林中被请到农家院舍,这默默140年的守候,在一层又一层的油漆包裹之下,在今天,终于穿透了岁月的桎梧,悄悄地显露出来,与人们诉说。但这种显露,依然只是一种老去不可还原的黑褐色,这黑褐色,穿透了整个古民居群

    是的,在古民居中那一棵棵硕大的古柱群上,这些群体依附着,龟裂着,褪色着,像一棵棵苍老的古松树皮,虽是碎裂不堪,但却坚强依旧

    所以,当我写出它们的时候,不只是想告诉同游的朋友蔡氏古民居中的一种油漆工艺,更是想让人们更深地了解:虽然140多年过去了,虽然昨天还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但那些历史,是匠人们心血铸就的。他们经得起风雨的洗礼,经得起岁月的考验。虽然,再伟岸的风华,都将渐渐老去,然这些风华中却饱含着一代一代先人的心血。

    抬头仰望时,褐木黑瓦;低头府视时,红砖白石。而放眼平收时,还能看到一首首千年古诗,其诗如下:一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