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凭实力扶持反派崽崽登基 第133节 (第9/10页)
因为要联手对付周景成他们,关系还算说得过去,但这段时间因为要讨好淮阳王,又回到了原点,甚至有时候比先前关系还要恶劣。 也没人注意到两个小皇孙,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封禅上。 早先五个多月,张掖都在修山道、建祀坛。燕支山的四方皆建有祀坛,众人跟随圣上拾级而上,一路经由三个祀坛之后,直奔最顶部的登封坛。抵达登封坛时,只余少数侍臣与几个皇子皇孙以及傅朝瑜等亲近的臣子,使臣也x只有十余人跟上,余下都被留在上一个祀坛。 皇上自南面登坛,向北而立。太尉将奉在昊天上帝神像前的玉牒取出,呈给皇上。 思及台下的使臣等人,皇上一反常态地将玉牒上的牒文高声念了出来:“今有魏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周氏,运兴土德。高祖皇帝,受命立极,六合殷盛……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燕支,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山风拂过,天高浩瀚无垠。五月中旬,燕支山正是水草丰茂之际,山间峰峦叠嶂,松柏苍郁;山下则牛羊成群,十里不同天,若纵马往北,可长驱直入突厥王廷,往西,西域诸国尽入眼底。 皇上念着牒文,心中翻涌出无限野望。有朝一日,定要让日月所照之处,皆为我大魏领土! 达坦王子等人静静地望着祀坛,许多使臣需译者翻译方能听懂,可达坦王子不需要,他通晓中原官话,听起牒文毫不费劲。大魏在燕支山封禅,其野心昭然若揭,大魏皇帝又面北而立,而东.突厥洽洽就在大魏的北边。 封禅的仪式不仅肃穆,还极为繁琐,傅朝瑜等是知道仪式流程的,几个小孩儿却看得一知半解,只觉得过程甚是漫长,每当他们以为都快要结束了,可旁边不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