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9 (第4/4页)
正宗,主打家常菜。店面难找,晏晏征得老夫妻同意提供了地址;后者经验丰富的大厨们掌勺,保证口味一流又支撑着巨大的承客量,绝对专业化的流水厨房运作线。 大排档费了一些功夫,晏晏软磨硬泡得到了老板“王胖子”的采访,了解到一些细枝末节:他家经久不衰不是没有道理的,老板子会每天晚上亲自研磨调料,并且天没黑去最大的生鲜市场挑选,力求食材的新鲜度。 晏晏结合自己吃过的,推荐了一些经典菜品,认真查阅资料后赶出稿子,交给了张涵。 张涵和一众干事看后,心悦诚服。刊登后,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还有对下一期的期待。她看她干劲十足,便开了一小块专栏,交给她去写。 是月刊,下一期十二月刊登,晏晏已经着准备了,她这一期的主题是街头美食。 这一天,晏晏和湛青跑到西城区的西城小学门口,采访了一个卖烤红薯的老婆婆,为了和她聊天,晏晏足足吃了个烤红薯。 老婆婆的烤红薯都是自己种的,个头饱满,味道很香,买的人络绎不绝。买的人不仅仅是西城的小学生,更多的是从小学毕业的成年人。其的故事很简单,老婆婆很早便在校门口卖红薯,早已是西城小学的一道风景线。大多数人来回忆童年的,自有各自记忆里的味道。一个已经参加工作的男人对晏晏讲,从西小毕业的孩子之间都流传这么一句话,你可能不认识西小校长,但你一定认得门口的烤红薯婆婆。 晏晏在记本做了满满当当的记,湛青用单反拍了一些照片,由于晚上有公选课,两个人便从西城小学赶回s大。 — 说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