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_第569章 东征高句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9章 东征高句丽 (第3/5页)

船上抬下了三只藤筐,项庄急定睛看去,发现筐里果然便是他朝思梦想的东西,半筐土豆、半筐蕃薯还有小半筐玉米粒,项庄抓起一把土豆以及一把玉米粒看了又看,闻了又闻,最后忍不住仰天长笑起来。

    姜济不明所以,小心翼翼地道:“大王,臣原本带了足足百筐,不过快到番禺之前的几个月,船上实在是没有吃的了,所以……”

    “没事没事,有这些就够了,足够了。”项庄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又回头吩咐身后站着的丹阳郡守道,“周郡守,你马上回去安排,朕需要百亩最肥沃的地,还要一百个最有经验的老农,再发一千府兵听调!”

    “喏!”丹阳郡守领命,匆匆去了。

    ##########两个月后,直到地里长出禾苗、土豆芽,再将蕃薯苗迁插下地,又安排丹阳郡守细心照料这十亩良田,项庄才意犹未尽地回了洛阳,不过四个月后,项庄还会再来,那时候播下的蕃薯、土豆还有玉米差不多都该成熟了。

    回到洛阳,项庄便开始安排对高句丽用兵。

    此时距离天下大一统虽然才刚刚过去两年,像关中、燕地、齐地以及淮南等地,甚至还没有完全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但新生的华夏帝国还是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战,高句丽就是华夏帝国第一个拿来开刀的目标。

    历史上同一时期的大汉帝国足足休养生息了近百年,才终于攒下足够的国力,然后开始了长达五十年的对匈作战,但这个时空的华夏帝国却将这一过程提前了半个世纪,别看这个时空的楚汉相争持续更久,但华夏帝国的国力却远非大汉帝国能比。

    这得益于项庄推行的鼓励士农工商的国策,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原来的楚国现在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