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8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88节 (第5/6页)

倭铅多于铜也能行。”

    陶太监这下子激动起来,这黄橙橙的样子一看就值钱,普通百姓可不知道其中含铜量多少啊!

    苏泽微笑,其实好的黄铜主要就是铜锌合金,而倭铅就是锌。

    倭铅是倭国炼制银时候的副产物,在倭国非常的廉价,也有不少通过海上贸易贩卖到了大明来,因为形状和性质和铅类似,所以被称之为倭铅。

    在苏泽那个历史线上,明末到清代因为锌的流入,钱币越来越黄,更接近现代人认知中的铜币模样。

    而更古老的铜币其实是青铜币,并不是我们认知中的黄铜币。

    黄铜铸造的钱币确实更黄,而百姓自然也认为钱币越黄含铜量越高了。

    锌的密度和铜差不多,也就是铸造出来的黄铜合金也不轻,再添加锡也不会太轻,这样铸造出来的钱币成本更低,看起来却更好。

    苏泽帮助陶太监铸币,心中想的却是合金工艺,或者说是铸炮。

    其实古今中外,最早的合金就是“钱”。

    而对于钱的追逐,诞生了注入炼金术,炼丹术这样的神秘学,东西方这两个神秘学都殊途同归,成了最早的合金冶炼的祖宗。

    但是研究合金配方,这是需要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的。

    现代材料学也是如此,穷逼实验室只能小心翼翼的尝试,靠着一点特性变化水论文。

    土豪实验室则可以制作出大量的合金,然后一一去测量它们的性质。

    大实验室随便水水,都能有几篇突破性论文,穷逼实验室小心翼翼的研究分析,最后做出来的成果还不如人家扔掉的废品。

    合金工艺就是如此,这是需要大量试错和资金投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