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大局大势 (第4/4页)
“江娘娘也是明州人。”听秦先生说到明州,李文山立刻接了句。 秦先生捻着胡须笑起来,“是,都是数得着的海商,江家由富而贵,比赵家早了一两代,两家有姻亲,所以,这计相之位,算是握进了太子一系的手中。” 秦先生的语气听起来十分轻快。 “另外,江南西路宪司的位子,差不多也算定下来了。点了潘承,潘承今年四十二岁,之前,是礼部员外郎,是明尚书一手简拨上来的才俊。潘承为人沉默寡言,不好交际,我和他没什么来往,不知道他脾性如何,为人如何。好在,咱们这会儿,跟他还扯不上什么瓜葛。” 李文山看着表情愉快的秦先生,想着李夏的话,迟疑着问了句,“大伯,也是太子一系的吗?” 秦先生满眼笑意的看了李文山一会儿,捻着胡须,笑起来,笑了一会儿才答道:“你大伯为人谨慎,这是长处,不过,有时候,就不能算长处了。 你大伯和明尚书相交莫逆,明家几位少爷,和京城伯府几位小爷,也都常来常往,比如大爷李文杉,就和明绍平关系极好,当初在太学,还一起创办过文社。 这回,你大伯能领到这江南东路转运使的差使,明尚书是帮了大忙的。 如今临近杭州的几路,两浙路有郑漕司,江南东西路除了你大伯和潘宪司,还有江南东路的蒋宪司,明尚书为人勇猛突进,是个极其难得的人才,太子一系,能有如今的局面,明尚书居功甚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