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0 (第1/4页)
. 议事厅。 穆安之手执杜长史草拟的奏章,细细通读一遍道,“王侍郎的口供虽没取到,可有明确的证据指向他,他当初也是知道并参与过人口贩卖之事。这样的人,儿孙有何颜面继续在朝为官。在奏章上添上,请陛下罢免王侍郎子孙官职。” 杜长史道,“王翰林如今也是东宫从属。” “太子殿下胸怀伟阔,焉会包庇犯官之孙。写上。” 杜长史按穆安之的吩咐将罢王侍郎子孙官职之事写上,不忘提醒一句,“王侍郎之事,到底咱们没查出确凿证据。” “那是他死的太俐落。”穆安之惋惜轻叹。 . 自册储诏书颁布开始,太子一直在穆宣帝身边学习理政之事。 穆宣帝将穆安之的上书递给太子,太子仔细阅过,还真是有些惊愕。争储失败之前,穆安之性情一直很温和,是那种平和宽厚的君子之风。尽管两人因储位有些暗暗较劲,穆安之却从未有过失礼之事,待人接物皆温文尔雅。 争储失败后,穆安之性情大变,一度偏执暴躁,如今刚得差使,却又这般冷酷不容情了。折子里细述案情始末,按律斩首的就有五十人之多,剩下更有抄家流放罢官等一系列要处置的也有一百多人。另则间接株连的,譬如长辈犯罪,晚辈不好继续在朝为官,悉数罢免。 有功名的,穆安之更是建议削除功名,永不录用。 太子一直读了两遍,穆宣帝问,“你怎么看?” “这件事的确可恨可恶,三弟依律行事,无可指摘。只是儿臣想,尤其许多人已经调离当年的位置,他们罪责在身,不必容情。儿臣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