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73节 (第3/7页)
万北伐中原,北伐的檄文里,给朕印象最深的,却不是你们都知道的那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始终保持深沉的道衍,此时反倒对这件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那是哪一句?” 朱棣答道:“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陕之人也。” 这里要说的是,朱元璋没有开地图炮的意思,所谓的“关陕之人”,不针对老百姓,而是彼时割据关陕或是即将逃窜入陕的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 朱棣之所以说这句话,便是有感而发了。 “为什么元末战乱的时候,陕西的割据武装会出现‘贿诱名爵,志在养力’?其实归根到底,不就是姜先生的这句话反过来嘛,元朝地方上到将领下到兵卒,根本就不把名誉当一回事。” 朱棣继续借题发挥。 “开国、靖难,武勋的地位是高了,可地下的大头兵,是不是还是你们嘴里的‘臭丘八’?在百姓心里,国公爷能跟尚书放到一块了,什么时候伍长什长能跟童生秀才放一块呢?” “.朕当然知道,这怕是永远都不可能了,但为国效力的将士,得到点应有的尊重,也是应该的。” “所以说,朕觉得姜星火的提议很不错。” “正好靖难结束,朕总觉得除了封赏功臣,给了功臣们奉天靖难某某武臣的称号,对底下的将校兵卒反而少了点封赏,就用这套勋章体系吧。” 道衍在旁边提议道:“八百勇士夺北平的单独用一个勋章,这是大功,根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