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37节 (第2/6页)
。 “所以我才要说,一篇《仇国论》,‘胜’过两篇《出师表》。” “而之所以《仇国论》能摧毁季汉百姓的信心,便在于,季汉是一个传统的封建王朝,而非一个民族国家。” 讲到这里,李景隆回过味来。 原来姜郎举这个例子,便是要反面说明,没有‘民族国家’,便会出现季汉末期那样民心瓦解的例子。 而反过来说,如果有了姜郎口中的‘民族国家’,面对外敌,民心便会更加凝聚? 那这么说来,‘民族国家’这个东西,恐怕是很受皇帝喜欢的。 毕竟,哪个皇帝都不想自己的国家到了末期,大臣们都争先恐后地瓦解自己人的民心,为的就是投降敌国当敌国的臣子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如果真的‘民族国家’这么有效果,想来如《仇国论》这般蛊惑人心的东西,以后就会彻底失去效果了。 想到这里,李景隆愈发好奇。 毕竟,他知道了太多秘密,如今又要踏上前途未卜的出使日本之旅,再知道点秘密,也无所谓了。 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姜星火只举了个例子,便再也没绕弯子了,他继续说道。 “民族国家与传统封建王朝的区别非常之大,而这种区别,最主要地就是体现在百姓的归属感、凝聚力上。” “只有百姓知道了什么是民族国家,知道自己是谁,才会有归属感、凝聚力。” 在李景隆的最后一课上。 李景隆尽职尽责地履行了他的捧哏角色。 “姜郎,什么是民族国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