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28节 (第4/7页)
国家的形成,先天地就受到了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是这些环境因素,影响并塑造了国家,换句话说,是地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形成?” 姜星火点点头,对他的表现很满意。 朱高煦则有些不以为然,毕竟在他的观念里,他爹朱棣天下第一,他天下第二,天王老子来了都得排第三,人定胜天嘛。 “姜先生能举个具体点的例子吗?”朱高煦问道。 “当然可以。” 姜星火几乎没有思索,他直接问道。 “那你们觉得,华夏为何成为华夏?” 这个问题,问的朱高煦和李景隆颇有些一头雾水的感觉。 华夏为何成为华夏? 这就跟伱娘为啥是你娘一样。 天生如此啊。 而李景隆在沉思几息后,试探地问道:“是因为华夏的地理环境吗?” 朱高煦也大略明白了过来,补充道:“因为华夏的大地上有长江和黄河,有水源,有大片的平原,还有牛羊马匹,所以适宜文明的诞生。” 姜星火点点头说道:“环境因素导致的粮食生产肯定是国家形成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稳定产出的粮食供养人口,就不可能出现文明的痕迹。” “同样,正是因为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渥,有较多可驯化的野生动植物,由此人们发展了农业,农业不仅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和驯化动物作为运输工具继而拓展活动空间,还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以此能够供给不事农业的专门人才,这在我们之前《国运论》里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但我想问的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某些山川形胜改变了它们最初的模样,华夏文明会成为什么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