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兄何故造反? 第1068节 (第1/8页)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容易被忽略的,就是东厂和锦衣卫的密奏,不过,这两个部门比较特殊,可以直接面圣,所以,他们的密奏,单论保密的话,甚至连通政司都不会经过,也就是说,朝中的大臣们,连有没有密奏,都不会知道。 不过,这两者都游离于朝堂之外,所以,暂时不再讨论范围以内。 朝堂之上来说,就是何文渊这种密疏的保密级别是最高的,不过,正因为是直送御前的奏疏,所以,能够获得这种特权的人并不多,起步也要是三品以上的大员,主要以各部尚书,侍郎,都御史,副都御史为主,地方上,仅有巡抚大臣有此权利。 再往下,就是规模最大的,普通的密奏,拥有这个权利的人,就比较多了,基本上所有的科道官员,都可以以此形式上奏,近些日子以来,甚至出现了非科道的普通官员,也开始效仿的趋势,为了此事,俞士悦和前任首辅王翱,还曾经特意进宫禀报,但是,天子却并没有多说,只是让他们照平常处理,最后,为了保险起见,俞士悦等人也按照普通的密奏来处理了。 这种密奏,数量要比第一种大一些,因此,保密的级别也不高,内阁仍有预闻之权,只不过,只有对应的内阁大臣可以拆封,票拟结束后,要重新蜡封,再呈送御前,内阁的大臣相互之间不许透露自己票拟的密奏内容,未得天子圣谕,也不可随意将其拿到朝堂上议论。 只不过,比起第一种来说,总还是保密性差一些,毕竟,多了一道手,无论再如何保密,有些消息,也还是会流传出去的。 这两种,就是基本的密奏制度组成,再往下,就是普通的奏疏和例行的公文,也是内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