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九百四十二章:孛都的条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二章:孛都的条件 (第1/8页)

    还是那句话,杨杰的所作所为,对于大明来说,固然创造了一个干预草原局势的大好机会。

    但是,这种机会也同样是风险。

    自仁宣以后,大明在边防政策上,以稳以守为主,尤其是太上皇折腾出土木之役后,朝野上下,在边事上更加趋于保守。

    说白了,就是不想再跟这些蒙古部族打什么交道,不管是打仗,还是互市,又或者是其他的往来,能不要有就不要有。

    专心守好大明的边境,至于草原上的烂摊子,他们爱闹成什么样闹成什么样。

    这种想法有几分得过且过的意味,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整个朝堂之上。

    很难说,这是长久以来的官场风气影响的,还是被其影响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上次的互市议题,即便是有天子背书,朝堂上的很多大臣,还是不感兴趣,甚至还有反对的。

    但是现在,杨杰打破了这个局面。

    不客气的说,他的行为,让大明不得不插手干预草原局势,否则的话,便极有可能让瓦剌趁势而起。

    从国政上而言,这违背了长期以来朝廷以稳健为先的方向,从个人上来说,他这是把朝堂众臣都拉下了水,不得不和他一起去承担这个风险。

    所以可想而知的是,这个消息传了出去,朝堂上下必定会议论纷纷,尤其是对于杨杰此人,必定争论多于评价。

    更重要的是,杨杰所行之事,周旋在各方之间,最需要的,就是小心谨慎,不可泄露一丝马脚。

    这恐怕也是他之前一直没有向外传出消息的最大原因,但是现在,他主动传回了消息。

    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