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4章 哼,欠揍 (第1/6页)
产业互联网之下,推动改革的当然也包括金融产业,互联网金融一定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就比如贷款业务,传统的老牌业务,服务效率低,缺乏算法的支持,贷款人审查阶段层层设卡,风险评估模型落后且单调,审核花费时间长等等。 其实这种中间环节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来审核,依靠互联网技术来改善传统流程的低效。 互联网的P2P金融是一个代表着未来的积极向上的词。 不过,在国内就不同了。 这玩意伤了太多人。 归其原因,是美国和国内面对互联网创新的两种体制性的差别。不可能一种制度只有好没有坏,也不可能一种制度只有坏没有好。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比硅谷还厉害,为什么? 因为监管。 国内的监管体制,是初期放手,后期严管。 初期放任公司去大胆地创新大胆地干,以防有些人不懂互联网胡乱干预,导致遏制了创新。等这个创新性的行业发展起来了,监管部门慢慢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再出台各种政策去指导和约束。 这种模式,为国内的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社会性保障和发展动力。 欧美是另外一套模式,是初期严管,后期鼓励。就是在某一种创新出现的时候,会举办各种议会和听证会,组织许多行业的专家、学者、精英们展开讨论,评估这种创新是否可行。 如果不行,就马上禁止;如果行,就大力推动,发展得越好就越受鼓励,越受社会的认可和赞扬。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