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2 (第2/4页)
定的手势、身段地转换。 而且一般扮演旦角的男子,身材都较为纤细和柔软, 但是一般的男孩子从青春期就开始抽条, 骨骼闭合之后,骨架都偏大, 身体也较硬,已经不适合再学习专业的戏曲了。 祁连虽然已经年近古稀了, 但是身段却还是很柔软, 一抬脚一落步的动作走得很稳, 台风稳健。 宋清寒求上门来,祁连在考验过他的身体柔软度之后,就直接给他弄了一份学习计划。 清早跟他学习怎么开嗓怎么吊嗓、中午和他学习各种身段、晚上则是学习台步。 这样粗略一看好像并不是很繁忙, 然后光是开嗓这一步,宋清寒就足足磨了好几天,才勉强找到了一些窍门,更别提身段台步这些, 光是手势,旦角就有好十几种, 每一种手势用在哪一个情绪哪一个唱腔当中,都有着它自己固有的要求。 宋清寒白天跟着祁连在小花园里吊嗓,中午跟着祁连在工作室里站桩, 晚上则是在祁连的戏台上一板一眼地学着祁连的走位…… 要不是祁连家有专门护嗓的茶水,光是这么练下来,宋清寒的嗓子估计就要哑得说不出声了。即便是这样,宋清寒也很快地瘦了一圈,相对的,他在台步方面倒是有所进步了。 楚铭去祁连家看过宋清寒几次,看着宋清寒在台上练得满头大汗,脸色发白的模样,心疼得不得了。 但是这是宋清寒的选择,他爱的,也是这样的宋清寒。 宋清寒跟着祁连练了差不多六个月,照猫画虎学了个两三分,祁连看着对这个结果不太满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