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二章 优盘 (第4/7页)
息。如果能够站着把钱给挣了,想必更好。” 求人办事,免不了要大出血一回。 可陆逸明却并不打算吃亏,无论是岭东商帮还是广府商帮,他谁的码头都不打算去拜,因为他想成为新的码头。 而郑友元,就是一个值得他来拉拢的对象。 在陆逸明看来,只要抛出的诱饵足够大,就不愁郑友元不主动上套,等把整个郑家都绑上了自己的战车,再利用郑友元的人脉来对付梁淑珍和左春荣,那自然是轻而易举的。 所谓圈子,无非是利益的集合。 只要抛出去的利益足够大,陆逸明自己就能成为新的圈子,又何必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费尽心思去融入别人的圈子呢? 之前扶植表哥李易文和好友李全旺,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成长起来,成为自己的助力。 可惜他们现在还派不上什么用场,所以陆逸明打算多找几个工具人来培养一下了,郑友元就是他盯上的目标之一。 郑友元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些许对陆逸明无知的嘲讽:“你倒是说得轻巧,现在电子产品几乎都是国外的品牌,专利和技术都在人家手上,你还能站着把钱给挣了?” 在八十年代初期,东南沿海一带,就有许多境外资本过来投资办厂,而一些外资为了省事,则是会在本地寻找一些可靠的合作者,采用“三来一补”模式进行运作。 所谓的三来一补,其实就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简称。 说白了就是什么都是别人的,夏国人也就只能出卖劳动力,干最苦的活,拿最少的钱,还得看别人脸色行事。 哪怕到了一九九六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