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互联网的事能算抄吗 (第6/7页)
” 马藤跟张志东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神里面看到了惊喜。 张志东有些激动地说道:“陆总,不瞒你说,我们两个人也觉得互联网才是未来。这一门技术,必将左右整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眼下的夏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思想和意思仍然非常强大,甚至十年后,还有人把互联网当成是电子海洛因。 所以,尽管马藤和张志东早就觉得互联网才是未来的主流,但是却不敢孤注一掷地投入到互联网浪潮之中,而是做点寻呼系统这种稳定的买卖赚点钱,积累第一桶金。 而早已亲眼见证未来的陆逸明,对此自然没有任何的疑惑和彷徨,说出的话更是斩钉截铁:“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随着各种现代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地球村”这一词是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一九六四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 而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等到互联网的时代到来,这一概念才渐渐被大众所熟知。 “地球村?” 马藤和张志东两人细细地咀嚼着着个名词。 张志东激动地说:“妙啊!地球村这个概念实在是太妙了。以前远距离通信动辄以‘月’作为单位,但是现如今,在键盘上面敲击一下,就能够在互联网上传递信息,这不就是跟村子里面邻居串门一样吗?真正把偌大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了!” 这三个字,顿时让马藤和张志东如获至宝,就像是一支刚刚起步的起义军,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总纲和理论指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