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章 爱国贼 (第2/7页)
销商品。 一来二去,当地老板便认可了四兄弟和徐记食品。 在岛内卖了十四年,徐记食品也逐渐被业内誉为“金字招牌”。 但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台岛经济发展萎靡,加上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导致徐记食品的利润越来越低。 一九九二年,靠着政策支持,四兄弟跑到莞城的榴花塔下租了块地搭建工厂,从事糖果贴牌加工,再将产品出口到其它国家,从中赚到了惊人的利润,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大。 两年之后,四兄弟便注册了“徐福记”商标,打算将出口转为内销。 从商标开始,徐福记似乎就有意和春节联系在一起。 借着春节喜庆的档口,徐福记推出了新年糖,主喜庆福气。 凭借新年糖,徐福记一炮而红。 一九九七年,徐福记销售额突破一亿元,终于算是在内地闯出一番名堂,站稳了脚跟。 卢郁听完了徐家四兄弟的创业故事,不禁盛赞道:“你们在台岛发展了十四年,现在又响应国家号召到莞城来设厂,帮助莞城发展经济,带动就业,真不愧是爱国商人。” 徐镨笑容灿烂,故作谦逊地说道:“爱国商人这个称号我受之有愧啊。我作为炎黄子孙,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卢郁显然对徐镨口中的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徐总真是太谦虚了,你们来大陆设厂,带动了就业,发展了经济,增加了莞城的税收,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会支持你们的,徐福记这样的良心企业,越多越好。” “都会支持我们?这可不见得。” 徐镨此刻脸上故意装出几分无奈和落寞的表情,当着卢郁的面,他苦笑起来:“虽然我满腔热血,到内地来创办工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