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1/4页)
] 上人们弹幕纷纷,大多还是看好这桩互利的投资生意。 “如此,我应下了。” 厉大人很是欣赏这位齐姓商人的眼光,翘着嘴角又将那金推了回去。 “大人您这是?”齐海心下一紧。 “齐先生既然有心,本官便托你一事。” 厉弦按住齐海迟疑着又欲推回的手,道,“你也看得到,我这里呢,筚路蓝缕,草创艰难。如今吃是勉强够了,到得秋收应是能丰收一季,可这‘穿’的就遭罪了。如今天日渐暖还好,到得寒冬之时,怕是有许多老弱挨不过去。” “大人您慈悲为怀,是百姓的幸事。”齐海点头赞叹,这倒真不是拍马顺毛,这等不但不刮油水,还掏腰包贴补百姓,生怕辖地之民吃不饱穿不暖的,实在是官员中的珍稀品种。 厉大人一笑,也没将这等他都听得起腻的话语放在心上,道:“你帮我找两样东西,一是石灰石,多多益善;二是白叠布的原种。” 石灰石的矿藏钟大仙也标了几个出来,但最近的也在几百里之外,目前也只能外购了。至于为何要找石灰石,那自然是要做穿越人士的法宝之一——水泥。 说起这物事,起因便是运输瓶颈。 无论是舅舅家的铁矿石也好,还是粮食、煤炭,都是用传统的两轮大车运来。官道年久失修,到狄丘这一带更是连条大点的路都找不到,尽是坑坑洼洼的小路,一路颠簸过来,车行既慢,运得又少,若是坐人的马车更是能颠得五脏六腑都翻腾出来,实在难熬。 按着钟大仙的测算,这高炉一上,日日吞煤吃铁可不是个小数目,若是以这条破路来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