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2章 答案就出来了 (第2/4页)
罐,没有说结论,而是立即又拿起另一件青花。 这件清雍正的青花缠枝莲辅首耳长颈莲口瓶,自然没有螺旋状的问题。 但是,我看了两眼,不禁又将刚刚放下的青花罐拿了起来。 两件青花放在一起,我对比着看。 这一看,我不禁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这两件青花一件是传统工艺柴窑烧出来的。 而另一件则是现代工艺,气窑烧出来的。 古代自然是没有气窑的,只有现代才有气窑。 所以这也是鉴定瓷器的一个重要依据。 但是,那为什么仿古瓷的人不用柴窑要用气窑呢? 因为柴窑不容易把控温度火候,出来的东西就非常具有不确定性。 而古代的烧瓷工,尤其是官窑御窑的烧瓷工一干就是一辈子。 他们在同一口窑用同一种木料烧火,一烧就是几十年,对火候温度的掌握是相对十分精确的,才能烧出流传至今的那些让人惊为天人的瓷器来。 当然了,其实我们看到的每一件古瓷背后,其实也不知道是从几百几千件失败作品中选出来的。 而回到现在,有几人能在同一口窑烧火烧上几十年呢? 就算是我梅溪专业做旧的世族,很多东西也都是不停的烧不停的实验,几乎都是千里挑一才能出货的。 所以,现代的匠人窑工对柴窑火候温度的掌控是远不能跟古代比的。 也因此,大多做旧瓷器,都是用气窑,甚至电窑。 气窑的好处就是能够精准的把控火候温度,烧出来的瓷器均匀而漂亮。 比之古代的瓷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