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我话讲完 (第2/4页)
威辩解说:“小的正要与杨家讲道理。” 冯县丞抬了抬手,请继续你的表演,你要能说服杨家,就算你们和解,也省得本官判案了。 秦德威就开始发言:“我看那些从年轻开始守节的节妇,大体是二种状况居多。一种是抚育亲生幼子成人,并守节而终;二种是虽然无后,独自寡居守节。 但甚少听说带着过继儿子守节的,更不要说,二十岁孀妇带着十几岁过继儿子守节的!” 说到这个,顾氏心情雀跃,没错,她根本不想守节!秦德威暗暗瞪了她一眼,不,你想! 杨奇不耐烦的说:“你说这些是个什么意思?难道想说明,顾氏不愿意守节?” “在下深思其中道理,大致原因也有几个。一来继子终究不是己出,又有原生父母,实在人心难测。 一旦有事,夫家那边必定向着同姓继子,孀妇便难求公道,往往被逼改嫁离开是非之地,同时也是放弃家产。 二来若年轻寡妇与继子岁数相去不远,朝夕相处,难免瓜田李下。纵然有心守节,奈何众口铄金,难以持久。” 杨奇讥讽说:“就这?然后呢?” 秦德威却不再搭理杨奇了,转而对冯县丞高声说:“结合以上道理,所以杨家总想推出十余岁的继子,不过是为了抢夺家产,同时逼顾氏改嫁! 若顾氏有矢志守节之心,岂不毁于杨家贪财之意?杨家其心可诛,这岂是导人向善之道? 再说杨家之不肖,从杨博身上可见一斑,顾氏心中焉能没有疑虑惊惧否? 我话讲完,二老爷在上明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