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91节 (第3/6页)

悖。

    院试时,夫子叮嘱他言辞要清正典雅,小题破题在精不在全。

    乡试时,夫子叮嘱他写文在气度,有意落笔无意成文。

    而到了会试、殿试,夫子已经不再叮嘱他文章如何去写,只鼓励他正常应答。

    裴少淮忽而就红了眼——夫子倾其所能把学识交给他们,又适而可止地松开手,让学生往更高的层次去走。夫子十分看重这份师生情,又知道这只是一段陪伴。

    一段陪伴的师生关系,成就青出于蓝胜于蓝。

    裴少淮道:“学生订了一门亲事,六礼在即。”

    夫子欢喜,笑道:“大登科立业,小登科成家,这是好事。”

    “请夫子为学生主婚。”

    段夫子有些惊讶,张张嘴要答应又犹豫止住了。

    裴少淮急道:“否则学生会留有遗憾。”两姓联姻,三媒六聘,从纳采到问名,直到大婚,每一个礼节都要主婚人领着裴少淮前往。

    就如领着自家儿郎完成人生大事一般。

    与其从族中找一位老者,何不能让夫子来替他主婚呢?

    沉默片刻,夫子最终点了点头。

    少淮刚一回去,段夫子便让老阿笃找来了婚事古籍,酝酿着写婚书、写贺词,少淮的婚事,自然不能用旁人都用滥了的那套说辞。

    无疑,夫子对此很是期盼。

    老阿笃看着夫子兴致勃勃,年轻了几分,说道:“淮少爷很懂先生。”

    夫子点点头,应道:“他是怕我留遗憾。”

    ……

    可卜今年大及第,还盼他日小登科。

    大登科小登科,科考与姻缘之间,总有理不清的关系,因由功名而两府结缔,这样的事在高门大府中尤为常见。

    从前裴家兄弟双双夺得乡试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