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08节 (第5/7页)

尚书大人早几日的作为,岂不是白费了?”

    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简直是在王高庠心头直接剜刀子呀。

    王高庠脸色更沉。

    是呀,亲外甥祭天算是白祭了……

    第220章

    旧法不可能无弊端,行之愈久,其弊愈显。

    唯有不停完善,才能驱久行远。

    往届京察在开始之前,亦设有廷议陈言这一环节,广开言路。只不过科道官们多是京察的既得利益者,鲜有人会刨根论底,提出的意见多治标不治本。

    裴少淮呈上奏本以后,皇帝很快便安排了廷议。既然要廷议,自然把裴少淮的折子传抄到了六部九卿、六科十三道。

    时值冬临,大雪初至,许多官员端看抄来的文书,止不住手抖,若是施行此新策,前途未卜啊。

    这其中,又数科道官们最是忿忿然,新策割去了他们不少权限。给事中、御史官小权大,因为他们有谏言权、廷推权,与朝廷选才用人息息相关,京察变得规范了,他们说话的分量就轻了。

    一连数日,到处议论纷纷,支持裴少淮的人并不多。倒是不少人打定主意,势必要在廷议时,要把此新策给驳回去。

    到了廷议这一日。廷议设在乾清宫正殿里,按廷议最高规格,有内阁五大学士,六部九卿正官、堂上官,和科道官们参议。

    其中,吏部尚书王高庠因身子抱恙缺席,由左侍郎代替参议。

    数年过去,当裴少淮青袍换作紫袍,再次站在廷前,他那般闲庭信步、带着些随意的神态,叫许多科道官又怒又怵。

    明明裴少淮唯独一人,而他们有一群人,为何会发怵呢?

    “裴郎中的折子,诸位爱卿都看过了,开议罢。”皇上直截了当言道。

    裴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