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11节 (第7/8页)
等待朝廷复用的闲官,得知淮弟入了考功司,岂好这个时候约见淮弟,徒给淮弟招来诽谤攻讦?” 一通话聊下来,江子匀的运气着实差了些。 他上任的地方并不算贫瘠,这些年,大功没有,小功却是不断,为民剿除了山匪,治理河沙,开拓荒田,政绩可圈可点。问题出在六年考满之际,老太太年纪大了,感了风寒,一直为孙子吊着一口气,还是没能熬过寒春。 按规,江子匀离任一年,回乡守孝。如此,他积攒了六年的功绩,没能在考满的时候呈上去,甚至已经算到了他人的头上。 等他守孝期满,朝廷复用,又是另一番光景,从头开始了。 第224章 运气不佳,仕途不顺。 江子匀明知好友在京,却不肯相见,除了怕给裴少淮添麻烦,恐怕也有几分寒门子的自尊心在。 裴少淮约见后,他又早早来了,足以见得这份“想见不肯见”的矛盾。 江子匀倾诉尽心底的压抑,没了负担,情绪畅快了许多,道:“不提这些了,人生在世不称意十之八·九,难得与淮弟重遇叙旧,还是聊些别的罢。” 江子匀主动岔开话题,改聊裴少淮的事。裴少淮的万民书张贴长安门外、连刊三期邸报,江子匀自然是知晓的,他道:“淮弟将昔日文章所论,体现于实策上,实在令人佩服。” 写文章是写文章,当官是当官,既能写好文章,又能当好官,确实了不得。 “子匀兄入仕多年,必定也有所悟罢?”裴少淮问道。 “比不得淮弟,但也摸到了些许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