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04节 (第6/6页)

就出言,无需拘着自己……大家都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

    在六科院子转了一圈后,认识了在院里的诸位同僚,出来后,苟副官说道:“他们虽各有脾气,却都不难相与,朝堂上虽有上下官之分,出了宫便都是仁兄仁弟了。”

    裴少淮隐隐觉得这位苟副官说话不太对劲,只应道:“苟副官说得极是,往后还要请诸位前辈提点。”

    果然,苟副官顺着裴少淮的话,应道:“不谈提点不提点的,都是工科的,做事要一条心才好。”又道,“往后,朝堂上哪位同僚出言了,你若能帮着一起说说话,这关系便近了……等到你进谏时,大家自然也会出言帮着你不是?”

    原来套子在这,动的是这个心思。

    正巧走到了存档奏折批复的馆子,裴少淮顺势往前走了两步,问道:“宋长官便是让我在此处看旧折子和文书罢?”

    折过了苟副官的话。

    第108章

    窗前积雪冬长寒,书案危坐读旧卷。

    裴少淮扎扎实实留在馆中看旧折子和文书,他不觉得无聊,反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唯一的缺点是,冬日馆内萧寒,坐久了手脚生寒。

    旧折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上奏者的谏言,而后是皇帝批言,多是“某某领议”、“某某督办”,最后是议事、督办时,诸位言官、阁老的驳论,有长有短。

    工科的谏言亦五花八门,并不仅限监察工部官员和大项修建。

    政吏、钱谷、刑案、农桑、风俗、宗室等等,无所不谏,一方面是提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是驳斥其他的政见。

    若是哪条谏言大受天子重视,搞个“当庭大议”,御史、给事中等言官济济一堂,轮番上阵,组团你争我辩。这样的折子能记录七八本之多,厚厚一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