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文原配不干了_文豪文原配不干了 第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豪文原配不干了 第37节 (第1/8页)

    多难兴邦,出自《左传.召公四年》,意思是国家多灾多难,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人民奋发图强,振兴国家,实际上暗指的就是当下的国家现状。

    这时候的学生,是真正的社会高精尖人才,招考不仅要考察他们的学识,还对这些考生的政治素养、实事敏感性等方面,有所考察。

    陈知意之前做过一版试卷,那时的作文题目是“论青年救国之方针”。今天的题目所想考察的,其实大差不离。

    如今这道关于国家的难题,不知道牵动着多少人的心,他们思索这些问题时,因为自身孱弱,而前路又不见光明,大多数时候都会感到茫然,对前路充满着不自信。

    陈知意也思考过这一类问题,而和这时代的人不同的是,她心里是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的。

    且这个答案,还是经过历史验证过后的,最正确的答案。

    再也没有一个人像她一样,对国家光明的未来如此笃定了,毕竟她是真的亲眼见证过的;也再也没有一个人,对当前的华夏该踏上怎样的一条道路,知道得如此清楚明确了。

    写完前面的题目后,陈知意在心里略打了一个腹稿,下笔先渲染了几句之后,引出了一个“破而后立”的观点。

    江山秀丽叠翠峰岭,我的国家如此壮美,哪个愿臣虏自认?

    多难兴邦,这个国家此时所承受的所有磨难,都只不过是为了后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横空出世,做下铺垫罢了。

    而这破而后立,到底是要如何一个“破”法,陈知意心里很清楚,现有的国情下,这个“破”真的就指的是将之前的社会阶级全部打碎,从下到上,来一场彻底的变革。

    一时间文思泉涌,下笔不断,匆匆申述完,到后半部分的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