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节 (第2/8页)
呢?陈子昂千金买琴而后当市摔碎,白居易诗出而洛阳纸贵,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有才华到他们这个地步都还要营销名气,不会营销名气的杜甫一辈子都没能在大唐留下什么名号,得一直等到宋朝他的才华才被后人发现。 在大唐想做官的两条路:背后有人、名气够大。也只有这两种人能考上科举,或许张九龄当宰相的时候还能有一小点没靠山的人能考上进士,但是现在李林甫当上了宰相,没靠山的人根本考不上进士,名气足够大也不行,当然,才华更是最不重要的小事。 毕竟李林甫是排挤人才到能说出“野无遗贤”这种话的真小人。李长安能知道这回事,还是她写过关于杜甫的论文——杜甫也参加了那场考试,没考中,因为“野无遗贤”。 多讽刺,诗圣都不算贤才了。 李长安还顺便又了解了一点李林甫的“才华”,发现这位宰相有一个外号叫做“弄獐宰相”,来源是李林甫给人写祝词的时候把“弄璋之庆”写成了“弄獐之庆”,璋是宝玉,獐是野生动物,而且这种写错字和认错字的事情李林甫还不止做过一次,这位才华“远超”杜甫的宰相连字都认不全。 不过名气倒是可以掩盖一些东西。比如李长安实际上是打算走后门把沈初塞进去的,但是她又不能让别人看出来沈初是走了后门才考上科举的,所以名气就是最好的掩盖方式。 她知道李林甫根本不在乎名气大小,可别人不知道啊。沈初名气大考上科举,别人也只会以为他是凭借自己的才华考上的,沈初一路顺风顺水青云直上,别人也只会以为沈初名气大受到上官的赏识。 说到底,李长安和沈初与武惠妃和李林甫没什么不一样的,都是靠裙带关系把对方扶植高位,然后再借此扶植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