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举秀才 (第2/4页)
孟北流微微颌首:“不错,老夫和几个好友欣赏你的诗才,有心要举荐你上去。” 陈有鸟有些汗颜,那些诗作都来自《文心雕龙》,自己只是当了个文抄公。不过来到这方异世界,历史文化面目全非,不用白不用,问道:“这个举秀才,是什么样子的?” 孟北流疑问:“你不知?” 陈有鸟抓抓头:“我在山上待久了,并不了解。” 孟北流不疑有他,解释起来。 原来大胤王朝的科举制度,除了正式的考试之外,另外还有不少名目,比如捐监生、比如举秀才、还有特别的恩科之类。通过这些,不用考试,也能获得功名。 陈有鸟听得大开眼界,果然是社会现实主义,哪里都差不多。考不过,还能走后门,也能用钱开路。 比如这举秀才,便是由地方上的大儒名士,只要找够三人,三人联名举荐,即可让受举荐的人直接从白丁晋身秀才,而无需辛辛苦苦地去考童子试了。 这样的方式,无疑是一大捷径。 要知道童子试虽然是最低阶段的考试,但也有着相当的难度,不知多少考生考到老,还是个童生。如果得人推荐,立刻当上秀才,就能省去这一关。 当然,有资格联名推荐的人可不好找,还得找够三人。 陈有鸟问:“老师,这么宝贵的名额,为何是我?” 孟北流呵呵一笑:“首先,举秀才的名额每年都有一两个,不举白不举;其次,秀才只是士大夫的最下层人士,并不算得什么;然后,你得清楚,举秀才,跟真正考得的秀才,是有不同的。不少读书人,他们其实并不愿意被举荐,你可知为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