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随死殉_分卷阅读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3/4页)

才会撕破了嗓子去叫喊,好像要把命都付予这一声久不被人聆听的“冤枉”?

    没有证据,也不需要证据,因为,整座华林城都是证据!

    ——何其明目张胆,何其猖狂放肆?!

    在场所有人都不禁为容庆口诉的情形心惊,七品官不算什么,圣京西市掉一块招牌下来,怎么也得砸着一个。可是,京中散官与地方县令又不相同。县令虽小,却是代天牧守一方。京中各衙门中六、七品的小官常在天子脚下,多数也就是大朝会时远远地给皇帝磕个头。谢朝的每一任县令,在赴任前后都要和皇帝单独奏对,殷殷恳谈。

    谢朝统共才不足六百个县,哪一块土地皇帝都看得很重要。

    悍然杀死朝廷命官,杀的还是天子亲授一方的县令!这件事如何不让人心惊胆战?

    唯有谢茂神色不变,沉吟道:“此事我得仔细想一想。”

    他做了两世皇帝,平定天下之后,紧跟着的国策都是轻徭薄赋、与民生息。

    落到刑案上,最紧要的措施即是慎用斩刑。——打了这么多年仗,到处都缺人丁,鼓励早婚早育是一个办法,少杀几个犯人也是办法,毕竟斩首示众也只能肥田,死刑犯不判死,留着去晒盐挖矿干点体力活,也是为谢朝盛世发光发热嘛。

    所以,谢茂在死刑判决上采取了皇帝终审制。全国地方判死的案子先统一送交刑部,刑部初核之后,分会大理寺、都察院复核,最终交皇帝手里斟酌勾决。

    换言之,整个谢朝几十年里涉及人命的案子,谢茂全都看过一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