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94节 (第2/6页)
不领旨谢恩?!” “罪臣,谢陛下恩典。”这话乃是带着哭腔, 但太监也不是什么有同情心的人,最后还不忘提醒,“钱桂,这次便不和你计较。出去后要记得,你已不是臣了。” “是。草民……记住了。” 出锦衣卫大牢的时候, 原先抓他过来的刘千户又给他一记重击,“离开了这里,可不要觉得我们就不会再见面了。你们这些读书人,读得满身酸劲,我劝你既然捡了一条命回乡就好好过日子,可不要心中按捺不住胡乱说话。” 钱桂望了望那个阴影中的身影,“谢大人提醒。” 文人么,有时候心中委屈就要写首诗骂骂当朝者。 这可得悠着点儿。 到此为止, 朱厚照还觉得不过瘾,他想着应该要办个报纸作为口舌,往后大力宣扬他的一些理论和做法,太子是真的要为民办事,决不能让这些理学大家把他搞成个昏聩的形象。 所以这件事也在筹谋之中了, 在京里如此激烈讨论的同时, 谷大用并着山东镇守太监尤址以及东宫申斥杨廷和的信全部到了青州府知府衙门。 最初朱元璋本想用按察使、布政使和都指挥使三权分立来达到省级官员相互制约的目的,但在后来实际的政治运行中这三使都不顶用,关键的还是要看巡抚、总兵、镇守太监这三方。 镇守太监的来由,便是因为皇帝不信任手握重兵的大将,所以派出太监监视。 因而镇守太监的职权颇重。 有他支持,应该可以帮助到杨廷和不少。 可配着这封信看这位尤公公,杨廷和却觉得不轻松,这明显是太子对他有些不满意了,想来也要加紧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