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127节 (第2/7页)
仁一个人背着行囊赶路,不时地还要抬起胳膊擦一擦额头的汗,那背影多少是有些落寞。 作为父亲,王华也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我儿,保重。” “藩台不必忧伤。伯安公子为国上疏,直言边军弊病,颇有诤臣之风采,假以时日,必是国之栋梁。” 大概是这个时刻,王华才会有些怀念当初自己这儿子在家和他犟嘴、惹他生气的时候,那会儿就盼着他科举有成,光耀门楣, 现在进士是中了,但却要去贵州那种地方。 “哎。” …… …… 而在东宫。 朱厚照的心思被一封奏疏给吸引了过去。 其实太子监国之后,所表现出的锐意进取的精神给这个昏昏沉沉的大明官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各地的官员都想要把自己对于某项国政的见解送到太子案前,所以不止王守仁这样。 但事情都要分个轻重缓急,以他朱厚照现在的能耐、这个时代的局限,他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 之前许多措施,根本上也都是治标,例如雍王、岐王奏乞田亩、不准。本质上只是停止了这项弊政,但先前已经被占据的,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没有办法,现在许多事做不了。 也总归是最近整军有些成效,他才更加多了些底气。 而今日这封奏疏却与其他不同,朱厚照想要找臣子来论一论, 上疏的人叫杨一清,原本他是弘治十五年由南京太常寺卿转任陕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