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104节 (第4/7页)
但他也有自己的主张,就是提倡典雅、反对浮华。 在名利场有这种初心,也不容易。朱厚照听说后还是把这个人提到了自己身边。 与此同时,右谕德王华到山东走马上任,布政使可是大官,至少在太常寺少卿焦芳的眼里是大官。 眼看太子府属官一个一个的获得大用,他这心里也开始痒痒,鞑靼使团来了之后,鸿胪寺卿周度和太子的关系似乎不睦,这就让他觉得有了机会,说不准就能‘异地升任’。 而且,太子现在很需要朝堂上出现为他说话的声音。 因为整军之后,朝堂一片哗然,反对声音较大的是兵部尚书马文升。 其实格局都是这样演化的,已经是高官的人太子能给他的不多,职位较低的人则一心想往上爬。而且年轻人更有冲劲,倾向于有所作为。 朱厚照近来频繁的调动官员,其实也是要给出这样一个讯号。 整军之后,朝堂立马掀起了大争论。 上疏是不管用了,到了宫里就被皇帝留中。 所以马文升及吴宽等官员在早朝之时,面陈痛诉, 朱厚照还在文华殿读书时,就有小宦官寻着间隙过来告诉他,奉天殿吵成了一团。 用的是‘吵’字,他这颗心就不慌, 能吵起来,自然就是有人赞同,有人反对,经营到现在,已经不是一边倒的局面了,那还担心什么? 兵部尚书马文升一身红袍,他也是老臣了,威望极高,上来就说皇太子当着达延汗三子的面,显示朝廷在备兵,这不就是激着旁人来打你吗?这岂不是为了一己之意气,而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