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66节 (第6/7页)

,先写好,照着读。

    而是朝廷有规定,给皇太子讲什么东西先要定好,送呈皇帝和内阁预览。否则谁知道你们会给太子讲什么东西?

    为了预防这一点,东宫在讲读毕,召见官员的时候,要么一起召见,要么都不召见。不允许‘独对’,这就是杨廷和最早所犯的忌讳。

    独对容易有‘幸臣’,哪怕你不教太子一些歪门邪道,那也不行。因为太子如果常召某一个人,那就说明太子偏爱他,这以后就是他说的话太子才肯听,万一这是个jianian臣呢?

    除了这些以外,锦衣卫也会有‘仪仗’人员,他们也分两排站立,代表的是皇家的气派。

    鸿胪寺的官员要负责讲学过程,比如鸣赞官会喊:

    起案!

    进讲!

    展书!

    实际上的过程看着自然威严,

    但在朱厚照眼中则不免复杂,而且读个书大几十号人搁这看着,好在他也知道这是头一天,之后的‘每日讲读常仪’,会简化很多。

    在他的配合下,在太监的主持下,文华殿的一切进展顺利,

    也因为是头一天,所以像刘健、李东阳、谢迁这样的阁老重臣都会来,程敏政也混过东宫侍读太子的名头,所以他也在。

    事实上,朝中喊得出名字的鸿儒大儒他们基本都可以算作朱厚照的老师,所以今儿个是真的齐聚一堂。

    肯定算是大喜事,

    毕竟这帮文臣为了这事从弘治七年就开始上疏了,现在终于真正到了这一刻。

    不管之前如何,众人心中东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