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174节 (第8/8页)
别的事。便是当年太子还年幼读书时,立下宏愿,要以振兴大明为己任,我当时听得是心中慷慨激昂,没想到才过了几年,殿下便是叫我们这些人过年的时候也要想着公事。由此看来,盛世可期矣。” 盛世可期……大概许多人在这样想了, 今年正旦节弘治皇帝始终未出现。 虽说以如今东宫的权势,朝廷是乱不了。但免不了各种猜测,朝中大小官员应该都已经准备着换个人叫皇上了。 王鏊的话,就让李东阳有这么一种感觉。 太子之才能明显胜于当今圣上,这是人所共识。 朝中有些人的心因为这件事是浮躁的,也有些人其实是憋着一股劲,等着圣君临朝,等着勇立潮头。 大家都不敢说,但大家都这么想。 “卢叔茂声名扫地,现在朝中大小官员都不想出丑。”李东阳凑近一些,“内阁就更不想了。他们那些小辈还能厚厚脸皮,我们这些人可承受不起。” 这倒是。 王鏊仔细想了想,“西涯先生,吏部的事情,如果过是三五年的时间做个规划,我想有道题是可以抛出来考一考的。” “愿闻其详。” “冗官。” 冗官这个问题其实和很多问题一样,伴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而越来越严重,某种程度上,它也是皇权独尊的必然产物,因为皇帝不信任官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个人干活,另一个人监视他干活,再派个人监视监视别人干活的人干活。 就像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这是省一级的官员,但因为皇帝不怎么信任他们,于是搞出了巡抚,巡抚一开始并不固定,其实就是皇帝派个人去巡视一番,后来发现这个需求很大,于是就固定了巡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