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80节 (第2/6页)
明代的军制实行的是特殊的卫所制度,说起来也很复杂,主要是明初时朱元璋定的那一套被朱棣改了,朱棣的那一套,朱瞻基又改了改,他改完了到土木堡之变于谦又改了,最后明宪宗也就是弘治的父亲又改了改。 到弘治时,守卫京城的禁军,分十二团营和上直亲军二十六卫,土木堡之战后五军都督府成为了摆设,兵部的权柄日重,所以十二团营和上直亲军或多或少会受到文官的辖制。 当然,锦衣卫除外。 腾骧四卫,也除外。 所谓腾骧四卫,便是指腾骧左、右卫,武骧左、右卫,统称“四卫”,又名“四卫军”。每卫大概五六千人。 腾骧四卫虽然也屡经整编,但一直是属于御马监指挥。除此之外的上直亲军,已经谈不上‘上直’二字了,全部混同于京营普通部队,虽然名目未改,但已不再是皇帝亲自指挥的禁卫军。在行政、人事、薪饷等方面受制于文官,日渐衰败。 至于御马监,这是仅次于司礼监的重要机构。原先它确实是养马的,但后来开始管理草场、皇庄这样的事务,再加上还领着四卫兵马,所以御马监实际上是与兵部共掌兵权、与户部共掌财权,地位显赫。 东厂的提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 短暂存在过的西厂,提督便是御马监秉笔太监。 弘治任用过多位御马监太监,现在的太监叫宁瑾。 不过朱厚照还是奇怪的,“父皇要儿臣怎么领?锦衣卫是天子亲军,腾骧四卫归属于御马监,其他的京营则在兵部之下。儿臣身为太子,有时因为父皇宠爱已经逾了矩了……” 弘治皇帝考虑了半天,忽然反应过来,他动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