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36节 (第4/6页)

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开中盐法’的糜坏。

    开中盐法是朱元璋定的制度,内涵只一句话:中原和江南富饶,有粮。边境地区贫瘠,且军事压力大,缺粮。所以朝廷以盐引为媒介,要求盐商运粮到边境,获得盐引,这样才给你做盐的生意。盐可是大生意。

    这样维持到现在也百年了,直到弘治朝,取消了,改成盐商只用把银子交到京城获得盐引,这样谁会再把粮运到边关?

    原因很多,百年间肯定诞生了许多积弊。也不是弘治一朝弄成了这样。

    但弘治朝盐引赏赐的太多,导致了‘盐引的通货膨胀’哪怕不是根本原因,也是原因之一。

    盐商辛苦运粮换来的盐引还不如贿赂一下朝廷里的外戚宦官,当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还得了?

    再者即便有盐引也不一定有盐。

    因为盐的产量是固定的,盐引却是哗哗的印出来。而且前边儿全是太监、侯爷在排队取盐,一般的盐商自然靠后,这一节又给了权力寻租的机会。

    原来以为这样改,是朝廷可以把盐上的钱收到手,有了钱再往边关拨下钱粮,想起来是蛮好的。

    可这是理想,现实是谁都知道,这玩意儿是拨一层,少一层,最后就导致边军无粮。

    边军无粮的同时,朝廷也无钱了。

    真是他娘的一群天才。死人都给气活了。

    而这个关口,北边又出了个达延汗这样的治世英主,有时候朱厚照这个异空间的人都替他们着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