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 (第2/4页)
伎俩的。 我会说,记忆就像是在我们经验的表面形成的一层皮肤。 经验是血rou,太过赤裸与野蛮。但记忆却是如此柔软轻透的东西,有着适当的温度与湿度,并从细小的毛孔中,散发出属于自己的体味。 有时我会想到莱妮芮芬史达尔(Leni Riefenstahl),那个曾为希特勒所赏识,拍摄过一九三六年柏林奥运会这部影史上经典纪录片的女导演。 在德国战败后她始终不改口,坚称在二战期间,她对于希特勒进行中的犹太大屠杀并不知情。世人无法接受她的说法,他们谴责她的恶意与冷血,并将她的经典作品挞伐成政治宣传工具。即使,没有一个法庭可以将她视为战犯定罪,她却永远活在了历史的公审中。 某种程度而言,我可以理解女导演为何坚持自己的不知情。不是为她辩护,比较更像是终于能够了解,明明公开道歉就能息众怒的事,为何她反把自己丢进了挞伐的火焰? 热烈地投身导演工作,对此以外的事物,不管是太平盛世或血腥统治,她可能都毫无兴趣,亦不曾费心去了解。暴君的崛起与莱妮才华的萌芽,也许是因果,也许只是巧合。她不巧就生错了年代。在她转动的胶卷上,他人的命运不过是镜头无法捕捉的雪花与流云,落地即融,遇风则散。她剪接着自己拍摄的毛片,再也想不起除了她的电影外,那些年里还有什么值得记忆的事。 如果能够记得的是青春、才华洋溢、与电影热恋的自己就好,为何一定要让所谓的事实,关于死亡、疯狂与毁灭的油墨溅满回忆? 我想,这是女导演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