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主公,你应该称王 (第3/6页)
种人,会对大汉心怀忠义?” “而且,真有这种人的话,正好早早处置了,以免引起更大的后患!” 听到张松的话,赵云暗自摇头。 这家伙就像一只刺猬,一个不爽,就把身上的尖刺亮出来了。 继而注意到,张松对他已然改口,称他为“主公”了。 徐庶愣了愣神,突然一拍额头,愧然道:“还是子乔看得透彻。” 他转向赵云,拱手道:“主公,庶也觉得,主公可以早早称王!” 赵云早就心动,又见徐庶也如此说,当即拍板道: “好!我便采纳两位之言,尽早称王!” 不过! 称王,可不是一句话的事。 它代表着一个势力的正规化,必须建立一套大致完备的制度。 徐庶与张松,当即点评起了大汉的制度。 不一会儿,两人就争论起来。 赵云任由他们争论,自己思考自己的。 华夏封建制度的巅峰,绝对是清朝。 但是,清朝的制度,也是从明朝那里学习过来的。 清朝以小族统御大族,在制度里加入了许多不合理的东西。 赵云初步考量,觉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也必须学习我大清。 同样基于明朝的制度,进行一番符合自身的修改。 大致如下: 中央机关,设立“一阁、二府、六部”。 一阁:内阁。 其职能,与明朝相似。 军政两方面的奏折,首先都会交到内阁。 内阁共有六名阁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