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三章、真正的秘籍 (第2/7页)
保持若有若无、含而不发的常态。虽然不刻意延伸而出感应周围,但只要能够感应到的范围内有异常的地气扰动、物姓或灵气的变化,就会产生自然的反应,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直至“随遇而感”。 “随遇而感”的习练之法不能总停留在一地,要根据所学的风水知识,寻找各种类型的地气与物姓变化之处,在行动中反复体验。刚开始应注意环境的“属气”不能太强烈,比如燕京市内故宫、天坛、雍和宫、白云观一类的地方,不能冒冒失失的乱闯乱探,否则一不小心灵觉收敛控制的不好,容易发生沧州铁狮子前那种意外。 到后来“收发自如”与“有触必应”是同时习练的,从静止中的地气平和之处逐渐过渡到运动中的变化之处。始终能保持含而不发的状态,灵觉又能产生各种自然的感应——有了这种火候才算真正入了门,去什么地方习练都可以了。燕京是个非常好的锻炼环境,能提供种种条件。 入门之后继续锻炼的方法,主要是培养灵觉的强大——使感应更灵敏、范围也更远。这时类似于内家功夫中的打法,在不同环境下发动灵觉延伸而出,一步步试探着去扰动、运转、控制周围的地气与物姓,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这么做是有一定风险的,练武与人切磋打法也有受伤的风险,如此锻炼灵觉的“对手”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周围环境中的地气与物姓。它需要第一步习练的根基扎实,能够在“随遇而感”的状态下清晰的察知周围的情况,选择自己能搞定的环境循序渐进的锻炼,有些“属气”太强烈的地方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