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_0041 名士养成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41 名士养成记 (第4/5页)

包括目不识丁的普通人,单就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士族子弟而言,水平也参差不齐。不说别人,单就葛洪来说,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就是高中生的水平。

    大抵眼下还是一个靠天赋吃饭的年代,单单“比喻”这一项修辞手法,就全凭自悟,一直到南朝梁《文心雕龙》才有全面系统的论述总结。

    沈哲子针对沈沛之的训练,首先就是各种修辞手法,能够锻炼想象力的比喻、增加气势的排比、加强语境效果的夸张等等。

    然后就是背诵各种时下比较清新别致的词汇,总结清谈常用语式的结构,记牢几个组织语言的公式。最后才是后世各种辩论的成熟技巧。

    说到底,清淡的思想内核就是虚、空,并不存在谁的思想性一定要深刻过谁。只要还有词,就能一直争论下去。比如最有名气的清谈家王衍,就是所谓的口中雌黄,对错全在他之一口。

    经过沈哲子的一番训练,沈沛之清谈功力大涨,再与人对论时,振振有词,咄咄逼人,少有一番清谈就败下来的情况,往往都要持续到二番、三番,动辄便是几个时辰。等到各种技巧运用纯熟之后,绝对会成为一个声名鹊起的清谈高手。

    亲眼见证沈沛之在沈哲子的调教下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纪友对沈哲子的本领钦佩有加,便也跟着一起学习各种清谈技巧。在时下而言,清谈绝对是士人应当掌握的技能首位。

    沈哲子不免认真想过,要不要编几套教材,开个学校专门教人清谈?等到肆市里卖菜大伯也能似模似样的清谈,看那些自觉得高人一等的名士们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