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178节 (第3/6页)
对于眼前这些杂小的局促之色,他视而不见。 簪缨感觉到他的视线,转头与他对视一眼,精心描摹的桃花眼睐如珠玉。 她解决了金谷园的事,再不理会这些搞小动作的门阀家主。反正他们自诩金口玉言,想反悔是不成了,能打仗的兵勇没有饭量小的,世家不是有钱又好脸面吗,那么就先填饱这些骁军的肚子吧。 她转头低问徐先生:“卫公到洛阳可受波折,檀舅父和表兄他们也到了么,他们都好?” 之前檀氏父子的消息一直未送来,簪缨始终惦记着此事。 徐寔回答都好。 家里人听说她和卫觎今日进城,早几日便开始盼望。 因是长辈,纵使再心急,也不好到外城来迎小辈,免得中京有心人拿一个孝字做文章,说他们颠倒尊卑,此时都在宫城等呢。 徐寔想起卫公那日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便是想笑,正欲给二位主君提个醒,这时一位身披绛格地红棉袈裟的老僧人越众而出。 老僧向簪缨口称檀越,合掌见礼。 护卫拦挡,昙清方丈忙道:“这位便是白马寺方丈释绪禅师。” “不可对禅师无礼。”簪缨道。 护卫戟开,释绪方丈近前,一双饱含岁月积淀的慈悲双眼细审簪缨面容。 侧旁传来毕剥一声细响,源自大司马面无表情扣紧的指节。 就在卫觎的忍耐度将临极限时,白马寺方丈终于收回视线,道:“阿弥陀佛,老衲与昙清师兄常年书信交,腆居一寺之主,佛法领悟却不及师兄。老衲无师兄慧眼,看不出娘子前身来历,却见娘子清脱妙骨,确不同凡俗。” 卫觎看见簪缨含笑拈起洁白玉指,以一个标准的佛门手势回礼。 世间僧尼都行此礼,偏是由她做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