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_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19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192节 (第4/7页)

    “下官以为,察举制不如策举制。”

    原来,北朝世家归附以后,废除九品官人法便势在必行了。而今北地与南朝的僵持还没有个结果,却不耽误治理淮水以北的疆域,西阁今日商议的,便是以何等新政选取人才。

    卫崔嵬涵泳于玄儒两道之间,往来无拘泥,骨子里却还有保守的士大夫情怀,主张恢复汉时的察举征辟。

    具体的举措便是利用各州太守令尹,寻访当地的秀才孝廉,不再以家世为凭,但凡有德有学者,皆可举荐至中书省。

    沈阶却不苟同,这才有了严兰生听到的那句话。

    按理来说,卫崔嵬德高望重,又是提携他沈阶的半个老师,沈阶此语,实则有些失礼。

    西阁内寂静了一瞬,文僚们彼此交换眼神。

    座上,簪缨穿着一身缟羽色家常纱襦袍,没有绣花纹饰,白玉簪珥,配月白腰绦,在盛夏天气里看着就沁凉。她听了沈阶之言,不动声色,指尖敲了下案上凉茶盏子的杯沿。

    “何为策举制?详细说一说。”

    卫崔嵬也笑着等待这年轻人的看法。

    沈阶即从袖里取出一道奏疏呈上,在簪缨阅看的同时,他解释道:

    “所谓策举,便是朝廷分科考试,以出题答卷的形式选取人才。譬如可以分为四书经义、利民国策、诗赋、算筹等科目。天下学子报名赴试,之后再请名儒耆老封名审卷,便能做到公平无假,一目了然。学子不必看出身家世、年龄容貌,但凭真才实学说话,朝中因材录取。”

    有晋以来,这种取士的方法还前所未有,一时间阁内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