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51节 (第1/6页)
“好不容易等到了高辛部落,三爷全然模仿大爷的语气习惯。这只因,两朝多年兵战不休,双方斥侯常带回敌国使臣的身份特点,研究揣摩,以期使臣交锋时能占得先机。三爷随常无事时,就爱常常研究 后赵与鲜卑部落的外使信息,他将心比心,将所有可能出现的破绽弥缝得天衣无缝。 “也正因此,高辛氏族长被三爷的口才与风度折服,喟叹一句:南朝果有真名士。方同意出兵八千,以助刘洹将军。” “真名士,真功臣,不是傅家大郎主,是我三郎主!” 瘫子仰面咬牙忍泪,“只恨三爷非嫡支,只恨三爷非正使,只恨三爷不露才,只恨三爷顾全大局心怀大义!他比起那狗屁傅容,还差个什么?” 傅氏祖孙跌颓在地,身子颤抖,抬不起头。 而主座与两列席榻上的人,听到这番剖露肺腑的言辞,无不动容。 尤其镇卫将军江洪真,本就是行伍出身,更被这位子胥公的高义所敬,所悲,所折。 他铁拳紧扣于膝上,胸臆热血guntang,眼圈已是红了。 他们身为局外人,耳听这桩往事尚且既激动又痛恨,而在场唯一的那位小女娘,身为子胥公之女,心情又该是如何复杂难过? 众人的视线不由望向簪缨,既悯且怜。 簪缨的脸比衣色更白。 她的两扇纤长的睫毛从方才起便凝住一簌不簌,撑着席子慢慢起身,“我父亲,是如何死的?” 人绵,声音也绵,像一团没有根脚的雾。 “中箭。”瘫子眼睛定在这小娘子的脸上,似哭似笑,“当时城危,兵贵神速,与盟友谈定后,三爷婉拒了高辛氏分兵护送他回城的好意,请对方集中兵力增援刘洹将军,自带部落的一小队健奴与我们几个回还,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