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1/6页)
不过再短暂的安稳也是安稳,在周山的族亲们眼里,眼下只有投奔愿意收容他们的坞主才有机会活下去。 指望偏安南方的东晋朝廷收复北地是不可能的了。 真正有魄力夺回失地的朝廷,最开始怎么会放弃自己的疆土与子民仓皇逃跑呢? 胆气这种东西一旦丢掉了,就很难再捡回来了。 霍善对周山的遭遇非常同情,把他安置在庄子的医馆里头,让孙思邈给他看看。 孙思邈是经历过隋末乱世的,救治过不少这种战乱中的逃难者,对如何治疗和安抚这类患者也算是有经验。 霍善把这次受邀来的患者安顿好了,才生龙活虎地拿着装江瑶柱的小袋子去找李长生。 十份江瑶柱,加起来拢共也就十颗,看起来非常寒酸。不过苏轼说过,只要扔上几颗,整锅汤或者整锅粥都鲜香得很,所以十颗也够他们尝鲜的啦! 十天后还能再买十颗! 够他们偶尔吃吃的了。 李长生:? 李长生默不作声地收起了那十颗江瑶柱。 霍善跟李长生一起洗漱过后,才和李长生讲自己要给爹打造一套超好看的马鞍马镫马蹄铁。 要他爹骑马走在长安城中能当最引人瞩目的那个! 李长生觉得霍去病不用这些外物也挺引人注目的,不过还是被霍善提到的东西吸引了注意力。他仔细问起那都是什么,很快便把需要用到的材料与工具都了解清楚。 李长生说道:“朝廷不允许民间私铸铁器,我们这边也没有烧铸铁器的条件,何况还得量过马背和马蹄的形状与大小才能做出最合用的配件来,这东西怕是没法偷偷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